?
2016年土地市場最火爆的詞,想必就是地王頻頻出現了,據國家統計局公布:2016年8月份70個大中城市超八成房價持續上漲,熱點二線城市全面取代一線城市成為房價上漲“領頭羊”。全國有七成半的省份土地一直持續上漲,堪稱是有史以來地王頻率和價格最高的的一年,瘋狂的地王帶動了房價市場的上漲。
一二級市場的房價上漲又再度引發土地價格上漲,土地價格迅猛上漲,導致整個鏈條都發生了改變,變成土地價格上漲帶動房屋價格上漲,以至于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已漲到了“離譜”的程度。高價地塊并不僅僅出現在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也頻現地王。每個投資的人都覺得自己很牛,因為你投資一二線中心城市的房地產是賺得最多的,投資房地產穩賺錢?
2017年,隨著市場變化和政策邊際效應遞減,預計銷售、開發投資將會低位企穩。房價從三四線城市開始回落,但不是急落!2017的房地產市場以下趨勢:
調控壓頂、市場降溫、行業分化、企業整合速度和洗牌速度加快。 1.趨勢一:巨頭崛起行業集中度再度提升,2.趨勢二:并購升級大魚吃小魚繼續演繹,3.趨勢三:樓市趨穩(2017年料比2016跌一成以上),穩中有升有降,4.趨勢四:調控長效機制加快落地,穩房價其實就是穩民心。
高房價的根本原因是貨幣現象,光用經濟、人口解釋不通,“經濟差、貨幣多”才是主因。“土地財政”就如同懸在地方政府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當前經濟背景下,中國最敏感的資金正在做兩件事情:
一、在國內搶資產,包括品牌資產、一二線城市土地資產、保險資產;
二、進行國際化資產配置,在全世界買資產。
為什么房地產會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潤滑劑?只有一個理由,中國的金融需要抵押品,如果沒有抵押品的話,中國的金融是沒有辦法運作的,它需要一個大家都相信的抵押品和儲蓄罐,那就是房地產。
社會融資總額大約40%進入房地產,而房地產對GDP的廣義貢獻度不過20%。很多房地產老板說:目前的土地市場和房價正處于風口浪尖,未來將迎來一大波調控。那到底會有哪些調控?
政府曾經用過的三大政策工具箱:
一、提高房貸首付比例;
二、契稅、增值稅等交易稅;
三、重啟限購?但限購政策打擊力度太大,政府應該不會這么強硬地進行干預?
調整過猛,破產增多,失業增多,宏觀經濟出大問題?
因城施策,適度調整,必須守住兩條底線!
中國經濟不能沒有房地產。但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能夠僅僅依靠房地產一枝獨秀嗎?房地產不整,肯定出事;整得太狠,馬上出大事!
這輪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上漲遠沒有停止,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空間還很大。
2017的房地產市場 (2017年料比2016跌一成以上)將表現以下特征:
一、上半年銷售金額、面積仍繼續下滑,全年銷售將回落至2015年水平;
二、受政策影響投資增速仍有探底過程,全年增幅在0-5%之間;
三、一、二線市場難拉動新開工量整體增長,2017年將繼續低位;
四、土地市場“量跌價升“,集中一、二線熱點城市格局難改變。
土地購置面積指標并不會出現大幅增長,整體企業土地購置規模較2016年難有提升。成交金額方面,2016年下半年以來的高增長難以持續。
“地價”作為本輪調控的核心之一,與房價息息相關,下一段調控的重點對象,除了各城市針對土地出讓設定了熔斷、限價等門檻,對于土地拍賣資金從嚴審查也將抑制土地成交價款不斷攀升。總體來看,全年土地成交金額與2016年相持平、繼續小幅上漲概率較大。
在目前錯綜復雜的形勢下,我們應該如何把握好方向,走對路子。“篤信常識,創造需求,掌握規律,用戶上帝”。賣產品、賣服務、賣生活是我們繞不開的東西,所以篤信常識、創造需求,堅信用戶是上帝,這是我們必須遵守的。從平臺為王到內容為王,從搶占資源到提供服務,這是我們的不二法門。
內容提示
1、讓企業如何正確的拿地?分享土地獲取經驗;
2、拿地的創新模式和渠道有哪些?分享標桿地產如何從土地獲取、前期策劃、項目規劃設計等方面入手,在開發前期最重要的環節上突破;
3、各種拿地模式和渠道的風險有哪些?如何規避?
課程大綱
隨著房地產行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房地產開發商越來越重視前期的土地獲取,以及房地產市場定位與目標客戶的產品需求分析。本次課程,將幫助開發企業提高自身的拿地能力,更有效的規避各種拿地模式和渠道的風險,做好房地產開發項目前期拓展和準備工作。
第一部分《關于目前的土地市場》
1.土地供需矛盾加劇,地王頻現,房價集體上漲
2.金融政策為房企添籌碼,貨幣超發助推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
3.房企競爭慘烈 沒有地就會被淘汰
4.房地產調整的宏觀規律及變化應對
第二部分《關于拿地》
一、企業如何正確的拿地?
1.何謂土地一級開發?
(1)、基本概念
(2)、延伸理解
2.區域土地開發模式的轉變
(1)、粗放開發方式向集約開發方式的轉變
(2)、房地合一方式向房地分離方式的轉變
(3)、生地開發方式向熟地開發方式的轉變
八大“勾地”攻略及地產并購實務
1.三種最常見的方式
(1)、股權轉讓,XX地產標桿大宗購并xx集團案例
(2)、合伙成立項目公司
(3)、以聯合開發的名義
2.以下方法有局限性
(4)、兼并或合并,中交并購綠城案例
(5)、在建項目轉讓 ,南京xx城項目轉讓案例
(6)、股權托管
(7)、變更用地類型
(8)、染指“插花規劃”
3.房地產并購實務及案例分析
(1)、法規政策
(2)、交易結構
(3)、盡職調查
(4)、交易文件
(5)、提問與回答
第二部分《關于拿地的創新模式和渠道》
企業拿地的創新模式和渠道有哪些?
土地概述及中國土地供應方式回顧
2、土地拍賣方式的優與劣
3、企業土地儲備的戰略取舍
4、知名地產企業拿地策略
二、土地一級開發模式解析
1、關于土地一級開發的概述(政府主導、企業主導及一二級聯動)
2、土地一級開發的盈利模式
3、土地一級開發的管理模式
4、土地一級開發的融資模式
5、土地一級開發城市運營模式
6、土地一級開發城市營銷模式
三、分享標桿地產成功案例;
(如何從土地獲取、前期策劃、項目規劃設計等方面入手,在最重要的環節上突破)
1.土地一級開發常見模式及案例
(1)、政府主導模式,成功案例:三亞海棠灣
(2)、企業主導模式,成功案例:A、上海新江灣城,B、三亞亞龍灣
2.以標桿地產為例的土地一二級開發聯動模式詳解
(1)、萬科、恒大、碧桂園等地產大鱷一、二級開發聯動模式簡介
(2)、土地一二級開發的優劣勢分析
(3)、一二級聯動開發模式的選擇依據
(4)、一二級聯動開發模式的操作關鍵點
四、大宗地塊拿地模式分析
1、新區域(中信XX城市)開發模式
2、主題地產(華僑城)模式
3、城市更新(深圳XX地產模式)模式
4、商業綜合體(萬達、龍湖、華潤)帶動模式
5、產業地產(華夏幸福)模式
五、拿地階段企業間的合作模式分析
1、項目公司模式
2、合作開發模式
3、股權收購模式
4、不同模式下的利弊和操作關鍵點
六、拿地操作
1、土地獲取過程中應關注的重點問題
2、土地獲取過程中常出現的一些失誤
3、如何處理土地獲取過程中的政企關系?
4、一些特殊操作方式的利弊
七、如何提升企業的“拿地能力”?
1、綜合能力的積累
2、合理的項目信息來源
3、了解及研究政府規劃動向
4、品牌價值
5、開發思路的引導性
6、提高資金解決能力
案例:如何拿地?房地產開發拿地操作標準探討
第三部分:《各種拿地模式和渠道的風險有哪些?如何規避?》
一、 一二級聯動獲取土地實操及風險防范
1.如何成功獲取土地一級開發權
2.土地一級開發成本構成及負擔、盈利點全程解析
3.土地一級開發的不同階段所需法律文件匯總
(1)、前期開發的法律文件
(2)、土地一級開發的法律文件
(3)、土地一級開發成本類的法律文件
1)收購土地及拆遷的文件
2)基礎設施投資類文件
3)前期費用文件
4)計入土地一級開發成本的二級開發文件
4.土地一級開發和二級開發有怎樣的關系?如何找到二者之間的契合點?
5.土地開發一二級聯動的四種模式選擇及比較分析
6.如何策劃前期資金投入保障資金安全
8.如何設定土地一二級聯動開發招拍掛時的合法壁壘
9.如何做好項目可行性分析,處理好與拆遷相關事宜
10.政府授權的法律文件及需要審批的相關批文、相關手續的辦理程序
案例:開發商土地一二級聯動開發模式研究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