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貸人員對客戶法人治理結構的評價要著重考慮控股股東行為的規范和對內部控制人的激勵約束這兩個因素。在此基礎上,分析董事會的結構、運作及信息的披露。
客戶法人治理結構評價要素構成表:
控股股東行為 | 控股股東和客戶之間是否存在關聯交易,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是否占有客戶資金,客戶是否為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提供連環擔保 | |
股東之間是相互獨立還是利益關系人,或者最終的所有者是否為同一人 | ||
激勵約束機制 | 董事長和總經理是如何產生的,董事長、總經理和監事之間是否兼任,是否兼任子公司或關聯公司的關鍵職位 | |
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薪酬結構和形式 | ||
決策的程序和方式,董事長、總經理和監事之間是如何相互制衡的 |
續表
董事會結構和運作過程 | 董事會的結構,獨立董事是如何產生的,是否具有獨立性和必備的專業知識 |
董事會是否隨時有權質詢決策執行情況及采取的形式 | |
董事會的業績評價制度和方式 | |
財務報表與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 財務報表和信息的披露是否清楚、完整和達到高標準 |
市場敏感信息披露的時間安排、程序和獲得渠道 | |
是否被注冊會計師出示了非標準保留意見,是否因信息披露受到交易所的譴責 |
客戶法人治理結構的不完善,有可能對正常的生產經營帶來難以預期的負面影響,信貸人員對此應給予關注。
上市客戶 | ①股權結構不合理。主要包括流通股的比重低、非流通股過于集中。由于股權結構的不合理,大股東利用其在董事會上的表決優勢,肆意操控上市公司的經營和管理活動,通過大量的異常關聯交易侵害中小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 |
上市客戶 |
②關鍵人控制。客戶決策和客戶運作以內部人和關鍵人為中心,內部人能夠輕易地控制和操縱客戶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極易出現偏離客戶最佳利益和侵害債權人利益的行為。 ③信息披露的實際質量難以保證。很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形式大于內容,甚至有時在形式上亦未能達到要求。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缺乏對信息披露主體的有效法律約束機制;二是行政干預和資本市場缺乏足夠的競爭;三是客戶內部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實施機制。 |
續表
國有獨資客戶 |
①所有者缺位。 ②行政干預。 |
民營客戶 |
①決策過分集中。 ②個人作用太大。 |
昆明財務培訓、昆明會計培訓、昆明會計證年檢(繼續教育)、昆明公司注冊、昆明代理記賬、昆明成人高考聯系請致電0871-66306036